品牌展示
首頁 > 品牌展示 > 施工技術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 綠色施工科技示范項目推行標準更新時間:2019-12-24    瀏覽次數: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
綠色施工科技示范項目推行標準

一、綠色施工必備設施

1 施工管理

1.1 設置明顯的綠色施工制度圖牌和綠色施工標識。

1.2 綠化面積不小于項目部占地面積的30%。

1.3 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大門采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1.4 項目部采用遠程視頻控制現場,并且與集團視頻相連接。

1.5 采用3D綠圍擋,透視率20%以上,并安裝自動噴淋噴霧設施。

1.6 臨時分隔采用可移動花式或重復利用式護欄。

1.7 臨邊防護采用定型可拆卸防護欄桿。

1.8 臨時用電采用移動式電纜架空支架。

1.9 采用人員安全動態管理系統(建設部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系統)

2.0 工程機械安裝車載北斗或GPS定位。

2.1 項目部配備急救箱,專職安全人員掌握急救措施。

2 環境保護

2.1 揚塵控制

1)現場覆蓋,長期用地采用綠化措施,臨時用地采取覆蓋措施,杜絕二次污染。

2)設置揚塵在線監控設備,配備灑水車、圍擋清洗車、霧炮、機掃車等降塵、抑塵設備。

3)主要出入口設置車輛高壓沖洗設備,設置三級沉淀循環用水裝置。

4)拆除爆破工程采用濕法作業。

5)散裝水泥、預拌砂漿等細顆粒材料有密閉防塵措施,余料回收或利用。

6)花磚、立巖石等材料切割時采用定型吸塵操作平臺。

2.2 有害氣體排放控制

1)采用無煙塵和少煙塵焊接工藝,配備焊煙凈化設備。

2)廚房設置油煙凈化裝置。

2.3 垃圾控制

1)生活垃圾設置分類收集裝置,并定期清運。

2)工程垃圾設置分類收集、集中存放設施,封閉運輸。

3)有毒有害物質設置單獨存儲回收的裝置,并標識。

2.4 光污染控制

1)電弧焊作業設置遮擋設施。

2)夜間室外照明加設燈罩

2.5 噪聲與振動控制

1)設置噪聲監測設備。

2)采用低噪音、低振動的發電機、振動棒。

3)施工噪音較大的機械設備采取隔音與隔振措施,隔振溝、隔聲屏障等。

2.6 水污染與土壤污染控制

1)采用成品隔油池、成品化糞池,現場設置移動廁所。

2)洗漱間、淋浴間下水管線設置過濾網,接入化糞池。

3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3.1 設置鋼筋加工棚, 接板接木機。

3.2采用裝配式施工,管道、檢查井采用預制拼裝技術。

3.3設置包裝物材料回收裝置,回收率100%。

3.4工程垃圾有明確的再利用計劃,舊路面銑刨再利用,舊花磚用作臨時道路,碎石類、土石方類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工程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50%。

3.5采用定型模板,且不得少于總模板面積的30%,模板支架周轉利用。

3.6深基坑、腳手架采用裝配式安全梯籠。

4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4.1 項目部和施工現場分別用水計量,采用智能水表。

4.2 采用感應出水龍頭等節水器具,配置率100%。

4.3 灑水降塵優先采用中水。

4.4 項目部和施工現場建立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

4.5 基坑降水設置存儲和使用設施,并采取地下水回灌措施。

4.6 嚴控降水范圍和深度,禁止大面積、大深度抽降地下水。

4.7 項目部道路及材料堆放場地周邊采用成品道路、成品排水溝,雨水、污水分流排放。

4.8 項目施工區域噴淋全部采用霧化噴頭。

5 節能與能源利用

5.1 項目部、施工現場用電單獨裝表計量,宿舍采用智能電卡控制電量。

5.2 節能照明燈具(LED燈)使用率100%。

5.3 衛生間、走廊等公共區域臨時用電采用聲光控裝置。

5.4 項目部院內、臨時道路采用太陽能(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太陽能交通導行設施,項目部采用太陽能(空氣能)熱水器、太陽能(空氣能)取暖設備。

5.5 臨時用房采用吊頂、自然采光。

6 節地與土地資源利用

6.1 階段動態占地平面布置。

6.2 基坑支護優先采用可周轉、可回收材料。

6.3 優化基坑開挖方案,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

6.4 道路土方考慮平衡措施,減少土方外運。

6.5充分利用舊道路。

6.6原有樹木盡量保護利用和移植,減少樹木的砍伐。

7 新技術應用(優先選用)

7.1 采用“建筑業10項新技術”不得低于5大項,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子項數量不得低于6項。

1)地基基礎與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非開挖埋管施工技術

綜合管廊施工技術

2)鋼筋與混凝土技術

自密實混凝土技術

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高強鋼筋應用技術

高強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

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

預應力技術

建筑用成型鋼筋制品加工與配送

3)模板腳手架技術

電力溝、綜合管廊整體可移動支架。

組合鋁合金模板施工技術

組合式帶肋塑料模板技術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

預制節段箱梁模板技術

4)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

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技術

預制構件工廠化生產加工技術

5)綠色施工技術

封閉降水及水收集綜合利用技術

建筑垃圾減量化與資源化利用技術

施工現場太陽能、空氣能利用技術

施工揚塵控制技術

施工噪聲控制技術

綠色施工在線監測評價技術

工具式定型化臨時設施技術

透水混凝土與植生混凝土應用技術

建筑物墻體免抹灰技術

6)抗震、加固與監測技術

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

爆破工程監測技術

受周邊施工影響的建(構)筑物檢測、監測技術

7)信息化技術

基于BIM的現場施工管理信息技術

基于大數據的項目成本分析與控制信息技術

基于互聯網的項目多方協同管理技術

基于物聯網的勞務管理信息技術

7.2 開展科技創新,至少有一項省級以上成果(工法、QC、專利等)。

7.3  BIM+互聯網技術對安全、質量、進度智能化管理。

二、優選項

1 設置標準化項目部,項目部建設體現海綿元素。

2 職工之家,采用標準化裝配式用房,采用物業管理模式。

3 設置VR體驗館。

4 二維碼技術安全交底。

5 3D作業指導書。

6 利用BIM+GIS現場的實景模型。

7 電子芯片人員定位及電子圍欄。

8 機械設備油料監控系統。

9 砼養護溫度濕度監控及智能養生系統。

10 綜合管廊支架模板監測系統。

11 基坑支護安全監測系統。

12 鋼筋焊接機器人,鋼筋數控彎箍機,電動鋼筋綁扎機。

13 材料網上集中采購(集團內)。

14 大宗智慧云工地平臺。

15 遠程視頻監控。

16 危大工程預警管理系統。

17 語音安全警示裝置。

18 APP項目風險管控系統。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一区二区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七次郎在线视频